首页 > 年度报告

满杖子乡扶贫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8日    来源:满杖子乡 【字体:  打印
满杖子乡扶贫工作总结
2013年,我乡扶贫开发工作在乡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得全年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近年来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基础设施落后,科教、文化、卫生条件差。经济收入来源少,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玉米和家庭式养殖业为主,但由于土地少、技术落后,农民经济收入有限,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十二五以来我乡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本乡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乡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2013年工作总结
(一)扶贫村工程建设
按照省、市、县下达的满杖子乡扶贫村建设项目的任务指标,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组织实施。松树沟村是2011年启动的扶贫村,全村总人口240户  896人,耕地面积720亩,粮食总产量31万公斤。今年该村项目建设总投资74万元,具体建设项目包括:投资40.2万元完成了1180米村路及6300平方米巷道硬化工程;完成了全村6200米管道铺设,新打深水井四眼、蓄水池三个。全村都吃上了自来水;更换变压器三台,解决了村用电难题并能达到安全稳定运行;投资15万元实施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全村环境得到了彻底的改善;新发展苹果精品园303亩;投资7.87万元对村部进行了整体装修已投入使用。
大梁根村是2012年启动的扶贫村,是县级的果树专业村,全村总人口274户906人,耕地面积1110亩,粮食总产量39万公斤。今年新修建水泥路1公里,投资21万元;修建巷道800平方米,投资5万元;村部美化等投资3万元;新打深水井一眼,解决了5个村民小组的饮水问题,新栽植果树100亩,整地300亩。
(二)贫困人口反贫率控制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贫困人口反贫率。通过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大培训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严格控制因自然灾害、因上学、因病残而反贫的比例。
二、农村致贫因素及存在问题
(一)农民文化素质低、观念保守致贫。
文化程度低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家庭主要劳力文化程度越低,家庭人均收入越少,越贫困。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贫困地区不少农民对商品经济至今还很不习惯,他们一贯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许多农民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二)缺耕地致贫。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主要经济收入依靠单一的种植业,由于耕地少、技术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差,不能适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从种植业获得的收入自然就少。
(三)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致贫。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绝大部分地方仍然是靠天吃饭;农村专业协会数量少,涉及领域不广,带动能力不强,信息渠道不畅,农民文化程度低,驾驭市场能力弱;投入到农业实用技术上的培训费十分有限,加之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实用技术,农民增收十分困难。
(四)自然灾害致贫。
因灾贫困是目前绝对贫困最根本的原因,对这种贫困,脱贫速度慢,是比较难以改变的一种贫困。
(五)因上学致贫。
虽说我们国家的小学、中学都是义务教育,但贫困地区一个家庭中几个孩子都上学,对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会导致家庭的贫困。对一个贫困家庭更是无法承受的,要想上大学,只有依靠借债,那么,这些家庭的生活肯定是走入贫困的境地。
三、2014年工作计划
针对我乡的贫困现状,抓住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精心组织实施扶贫项目,扎扎实实地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努力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群众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支柱产业逐步形成。
(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开展扶贫工作。
在扶贫目标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调整为解决生存问题和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努力构建“和谐农村”;在扶贫内容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吃穿问题调整为既解决吃穿问题又解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问题;在扶贫投入上,由分散使用资金调整为整合资金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二)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国家进一步增大扶贫资金投入的机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农村村道公路的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三)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发展有特色的种植、养殖业;二是要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全乡扶贫开发的重要工作,实行农科教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特色农业;三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我乡现有的产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四是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注重示范引导,帮助农民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四)进一步加大劳务开发扶贫力度。
实践证明,劳务开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此,我乡将在各村开展不同类型的劳务技能扶贫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